1,柜中缘的剧情简介
其他剧中改编后的剧情基本不变,唯一的是人物有出入,把文弱书生李映南用岳飞之子岳雷替代,从文小生应工直接变为武生应工。把许翠莲改为刘玉莲。演绎的是宋代抗金英雄岳飞之子岳雷,为躲避官兵的追捕,阴差阳错,误入刘家,与刘玉莲小姐花开并蒂,喜结连理的一段佳话。原系秦腔剧目,五十年代中吴素秋移植为京剧演出。后来京剧、汉剧、锡剧、川剧、淮剧、豫剧、曲剧、河北梆子、蒲剧等剧种均有上演。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传统戏。
2,济公的剧情简介
降龙尊者与莲花仙子在天界互萌爱意而触犯天条,于是双双被打落凡间。降龙转世投胎李家,俗名李修缘,莲花仙子投胎刘家,名刘玉莲,二人自幼指腹为婚。但修缘明白两人在天庭发生的纠葛,于是选择出家装疯卖傻逃避婚约,玉莲则不堪毁婚之辱,一路追随济公讨公道。进京途中修缘遇劫,并惨遭丢落河里。后修缘在一古洞里醒来,并获高人指点,于是了解自己与玉莲之间的前世因果,也顿悟了自己的天命。修缘历劫归来,发现村人正面临一场瘟疫的浩劫,为救村人的命,他自愿焚身入药。经历这次的考验,李修缘正式得道,法名道济,人称济公的他,从此展开救世济人的不平凡旅程......
3,刘玉莲的个人故事
虽然是汉族,但自幼生长在维吾尔族聚居区,用新疆的话说,刘玉莲的举止做派完全“民族”化了。她一年四季穿裙子,即使是冬天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气温。少数民族妇女爱修饰的习惯同样也传染了她:刘玉莲每天佩戴首饰,哪怕是一条不太值钱的项链,她也认真地戴上,然后给自己化妆。 这一点与汉族地区生长的乡村医生十分不同,也与同样生长在农村,与刘玉莲年龄相仿的花甲老人不一样,刘玉莲的身材和相貌,再加上打扮,可以说十分出众。但只要有人夸她漂亮,刘玉莲就会毫不掺假地自谦:“丑死了,好看什么。”刘玉莲的举止和礼貌,也与维吾尔族妇女十分相似。在北京,坐电梯的她,一次又一次地把身后的人让进电梯,看到没有人了,自己才最后一个走进电梯厢。同行的人后来提醒她,不要老让了,电梯会关门走掉的。刘玉莲第一次去北京领奖的时候,得知“丫头”要从北京开会回来,全村的人一早就在村头上等,敲着鼓、跳着舞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刘玉莲的家门口。乡亲们说,“丫头”出名啦,我们不让“丫头”离开我们村。在行医几十年中,刘玉莲有数次机会离开这个村子,去乌鲁木齐或者别的地方生活。有一次,因为二堡村生活环境恶劣,政府曾有意将部分村民搬到别的地方去。那一次,刘玉莲的丈夫甚至把搬家后耕种的土地都平整好了。最后还是被村民们拦住了。二堡村的村民说,别人可以走,“丫头”不能走。政府如果非要把“丫头”调走也行,那就再派一个像“丫头”一样好的医生来。刘玉莲的卫生室重新翻盖了,要起个名字。刘玉莲说,叫玉莲卫生室吧,我让大家叫了一辈子“丫头”,以后年纪大了,难道还叫“丫头”不成。维吾尔族老乡都说,就叫“丫头”卫生室,我们就喜欢这个名儿,不改。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刘玉莲都会准时来到卫生室,打扫、消毒,做好一天的准备工作,再等着一个个前来问诊、取药的病人,哪怕是凌晨刚刚下了火车回到家中。新疆的早晨,天亮得晚,八点钟只相当于内地的五六点。过去,刘玉莲的卫生室只有她一个人,也没有人监督她上下班是不是迟到早退,更没有人盯着打卡扣工资,她服务的对象,也只有自己村子的群众,最多只有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但是,这个乡村医生,40多年来,却用如此自律的方式迎接她职业的每一天。刘玉莲经常提起业已去世的父亲。父亲那时在生产队里看瓜,可刘玉莲从来没有吃到过父亲看的瓜。一天,家里人赌着气想吃瓜,打发最受宠爱的刘玉莲向父亲要。父亲看了看女儿,低头钻进瓜地,捧出一个烂了半边的西瓜,把坏的地方削去,放进刘玉莲捧着的小锅里。父亲是对她影响最大的人。从父亲那儿,刘玉莲知道了什么叫做无私。刘玉莲说,要是父亲还活着,知道党和政府给了女儿那么大的荣誉,看到她站在台上领奖,不知该有多高兴。说罢,眼眶中盈满了泪水,她使劲儿忍着。
4,刘玉莲的一、医生
1986年4月的一天深夜,刘玉莲听到村民毛沙·尼牙孜上气不接下气地敲门:“丫头,我老婆快生了。”刘玉莲赶紧收拾好接生用具,往3公里外的孕妇家跑去。赶到孕妇家,刘玉莲检测发现孕妇严重贫血,血压很低,脉搏微弱。经过刘玉莲精心护理操作,一名男婴降生了,产妇也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这时天已经亮了,刘玉莲要走时,产妇拉着她的手哽咽着说:“丫头,我的命是你给的,你是我的‘夏帕艾且’(维吾尔语:救命女神)。”刘玉莲在41年的艰辛工作中,医治患者30余万人次,累计为贫困患者垫付医药费3.5万多元,为村里贫困学生捐助学习用品价值6000多元。这个数字放在40年漫长的时间里也许不算太多,但是从刘玉莲微薄的收入来看,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几十年来,刘玉莲一直是一个没有正式编制的“临时工”医生。同许多乡村医生一样,至今她也没有社保、养老、医疗保险等“三金”。对于这些,刘玉莲想法很单纯,“每天看到那么多病人信赖的目光,听到村里无论大人小孩见到自己都会尊敬地问一声丫头好,就满足了”。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乡村医生,挑起二堡村1000多口人41年横跨两三代人健康的重担,使“小病不出村”的基本医疗目标在这个全镇最穷的村子成为现实。刘玉莲多次被评为地、县级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02年,被哈密市评为十佳卫生工作者。2007 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