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后人称作文圣、至圣,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有非常多的弟子,其中贤人就有七十二人。孔子一生成就非常多,其中《论语》最为人所熟知。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初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德治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谓“礼治”,即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君臣、父子、贵贱、尊卑都有严格的区别。
孔子也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广办私学,注意“因材施教”,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和养成老实的学习态度。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等,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被后人称作文圣、至圣等。
孔子一生的成就非常多,比如道德学说方面,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在政治学说方面,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主张为政以德,并且其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理想对我国产生了非常的影响;在经济学说方面,孔子的思想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在着作方面,孔子的言论被其弟子记录在《论语》中,其中蕴含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并且在南宋后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