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好表格,然后全选,群发,当 HR 打来电话时还要装作对公司记忆深刻,了解透彻,极感兴趣,有意见面尬聊。其实满心想的都是,我怎么给这个鬼公司也投了简历?
这种情形会每年一次地大规模发生在刚刚毕业,急于找到一份工作,却又不清楚自己到底该干点儿啥的大学毕业生身上。
对自己所长不自知,对公司情况不了解,靠群发和等待回复怎么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互联网招聘早已是一片红海,几大巨头各有偏门打法,但这个领域有一个一直未被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岗不匹配。”纳人创始人姜海峰说。纳人是一家为白领阶层提供服务的招聘平台,它为这个问题交出的答卷是:大数据+人工智能。
这家成立于 2014 年 3 月的公司,构建了一套 NR 人岗匹配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 1000 个维度的建模精准匹配候选人,让适合东家的人选和适合求职者的岗位从茫茫的数据海中脱颖而出,告别全选群发和批量操作造成的信息泛滥和信息忽略。
首先,求职者将简历上传后,纳人的系统会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标签化,对求职者各个方面的情况做画像分析,并从多个维度进行评分,之后再进行综合评分,区间为 0-120 分。得分在 60 分以下的求职者,系统会自动筛出,不会向各企业 HR 推荐。另外,测评结果也会长期有效,方便求职者在后续对接更合适的岗位。
随后,纳人的机器人将会代替企业 HR 完成初面。纳人的系统设置了动态测评,根据每份简历和对应的职位,自动生成可评分的面试测评题,来实现“千人千题,自动评价”。该测评结果可以作为简历的补充信息,供 HR 参考。
最后,经历过大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匹配后,纳人平台上的行业资深猎头顾问可以按照企业用户的需要介入沟通和评估,经甲方确认后,包揽从预约面试到录取发 offer 最后到新人入职的全过程。
毕竟是职业生涯的大事,用机器模拟人工阅读简历可靠吗?纳人的机器人会在前期筛选掉 90%的求职者,这个比例也许会让不少人感到担忧。“其实我们已经放宽筛选比例了。因为实际上企业平均的报录比只有千分之五左右。”姜海峰说,纵使在最后留下的 10%的面试者中,也会有一部分人被 HR 手动淘汰,但机器的存在就帮助他们减轻了繁重的工作量。
另外,姜海峰介绍说,纳人的机器利用深度学习的技术,可以模拟人类招聘专员的思维方式,从而保证简历不被乱删、错删。“我们学习了有十年经验的人工招聘专员的思维方式,但是实际操作中模拟的是有两年经验的招聘专员。”姜海峰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更贴合实际的招聘场景。“因为有十年经验的人很有可能已经获得升职,不会再亲临一线的招聘现场,求职者面对的更多的还是有一两年招聘经验的人。”姜海峰说,而且人时常会被自身情绪影响工作,但机器却更加持续和稳定,所以以机器来代替人工,其实是更可靠的一种做法。
目前,纳人已经开发出了基于 SaaS 模式的 Web 功能性网站服务平台(企业端)以及移动端 APP(求职者端)和 Windows 客户端(虚拟机器人),在纳人的平台上使用系统和机器人服务将完全免费,后续若需要对接猎头服务,则需支付部分佣金。纳人 C 端简历库目前已有 7000 万份简历,企业注册用户将近 10 万家。
2014 年 6 月,纳人完成了由北软天使领投的天使轮融资,第二年获得由大河资本领投的 Pre-A 轮融资。去年年底,纳人完成了由杭州雪杉领投的 A 轮融资,融资金额并未公开。
题图来自 123RF
本文 纳人:好人才不该埋没在简历海,互联网招聘还得靠人工智能 | 创业来自动点科技.